校園新聞
錦弘中學倡議書—綠色低碳,節能先行!
發布日期:2022-06-16 瀏覽次數:175
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
6月13日至19日
活動主題
“綠色低碳,節能先行”
全國低碳日為6月15日
活動主題
“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
倡議書
做節能低碳的倡導者
不斷增強節能低碳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牢生態文明觀和節能環保理念,自覺肩負起節能低碳的社會責任,廣泛發動身邊人積極參與節約型社會建設,共同營造節能低碳的良好氛圍。
做節能低碳的踐行者
節約能源,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米,養成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關閉電腦和電器,紙張雙面使用的良好習慣。
做節能低碳的示范者
積極投身節能減排低碳行動,爭當節能減排宣傳員,為節能低碳出一份力,盡一份責任,發揚好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讓我們
身體力行
真抓實干
踐行綠色理念
擁抱綠色生活
肥東錦弘中學
2022年6月16日
什么是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就是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吨腥A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所稱節約能源(簡稱節能),是指加強用能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通常是指生活所耗能量少,二氧化碳類氣體排放低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對公眾來說,是一種態度,應該積極提倡并踐行,從節水、節電、節油等日常點滴做起,共享綠色生活。
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達峰之后進入逐步下降階段。其機理是通過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煤炭發電與終端能源消費、推動能源清潔化與高效化發展等方式逐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的凈零排放,即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平衡。其機理是通過調整能源結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通過CCUS(碳的捕集、利用與封存)、生物能源等技術以及造林/再造林等方式增加二氧化碳吸收。
“碳達峰”是“碳中和”實現的前提,“碳達峰”的時間和峰值高低會直接影響“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難易程度。
分享一些生活中
每個人力所能及的
綠色環保小知識:
-01-綠色出行
綠色出行,節能低碳。鼓勵踐行“3510”出行:3公里內步行、5公里內騎車、10公里內選擇公共出行等綠色低碳的方式。
-02-節約用電
樹立節約用電的理念,使用高效節能的照明光源,出門隨手關燈、拒絕白晝燈、長明燈、無人燈。
-03-杜絕使用一次性餐具
杜絕使用一次性餐具。長期、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問題。外出就餐使用消毒餐具或自帶餐具,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
-04-減少使用塑料袋
減少使用塑料袋。市場買菜、超市購物盡量選擇可以多次使用的環保購物袋,既環保又方便。
-05-節約水資源
節約水資源,人人有責。用水時控制開關大小控制水流,用水后隨手關緊水龍頭,節約每一滴水。